(臺大終身職特聘教授/教育部國家講座教授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
歷屆科教學生 |
109年度: |
彭定甫 |
臧逸新 (獲 臺北市第五十三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高中組 地球與行星科學 優等) |
葉凱傑 (獲 旺宏第十九屆科學獎 地球科學 銀牌) (摘要) |
劉亦辰 |
108年度: |
范傑翔 蕭柏智 |
107年度: |
鍾承成 任瑨洋 (獲 2018年臺灣國際科學展覽會 地球與環境科學科 四等獎) (獎狀) |
102年度: |
康菀秦 蕭于君(獲 臺北市一百零二學年度中等學校學生科學研究獎助計畫) |
97年度: |
簡振淇 (獲 2010 International Young Physicists Tournament (IYPT) 國際青年學生物理辯論賽 銀牌) |
(獲 2008 第一屆 APEC FUTURE SCIENTIST CONFERENCE 海報 第三名、分 組活動 銅牌) |
謝宗霖 (賀!2014年UIUC應用物理系畢業,獲MIT、UCLA、UW、Brown、Clolombia、Princeton、Scripps博士獎學金) |
(獲
2009年地科奧林匹亞 團體:金牌&最佳團體報告獎) (新聞報導1);(新聞報導2) |
(獲
2009年地科奧林匹亞 個人:最佳特殊表現&最佳大氣及海洋獎) |
(獲
2009年台灣國際科學展覽會 佳作) (獎狀海報ppt);(指導證書) |
(獲 2008第一屆APEC FUTURE SCIENTIST CONFERENCE 海報 第三名、分 組活動 銀牌) (海報PDF);(參賽照片) |
許家瑋(獲 2008 地球科學專題大賽 第三名) |
魏閤萱(獲 2008 地球科學專題大賽 第三名) |
郭力瑋(獲 2008 地球科學專題大賽 第三名) |
黃冠堯(獲 2008 地球科學專題大賽 第三名) |
96年度: |
簡振淇 |
謝宗霖 |
95年度: |
黃竹君 (九十五學年度北一女中自然科能力競賽 第五名) |
(臺北市九十五學年度數理學科能力競賽 三等獎) |
劉宇涵 |
郭泰谷 (獲九十五學年度和平高中全校科展 前三名) |
(入圍台北市科展佳作) |
94年度: |
黃竹君 (九十五學年度北一女中自然科能力競賽 第五名) |
(臺北市九十五學年度數理學科能力競賽 三等獎) |
劉宇涵 |
93年度: |
張力強 (獲 九十四年度全國高中地球科學實驗能力競賽 二等獎) |
趙君怡 |
92年度: |
黃宜芳 |
91年度: |
趙丹琦 (獲 第六屆吳健雄科學營 Osheroffe獎) |
Top |
|
大學跨學門科學人才培育 |
99年度:陳策群等(獲九十九年度暑期研習交流海報展 佳作) (獎狀,約0.1M) |
98年度:陳策群(獲九十八年度期末成果壁報展 第三名) |
官欣平(獲九十八年度期末成果壁報展 第三名) (獎狀,約0.1M) |
黃竹君(獲九十八年度期末成果壁報展 第三名) |
97年度:陳策群(獲九十七年度期末成果壁報展 第二名) (海報PDF,約1.26M) |
官欣平(獲九十七年度期末成果壁報展 第二名) (獎狀,約0.1M) |
黃竹君(獲九十七年度期末成果壁報展 第二名) |
96年度:陳仁乾(獲九十六年度期末成果壁報展 第三名) (海報PDF,約4.5M) |
Top |
|
高中科教講義 |
Balloon War ![]() |
Differentiation ![]() |
handout6
![]() |
Meaning
of Never ![]() |
Read
to Learn_1 ![]() |
Read
to Learn_2 ![]() |
Synoptic
Meteorology ![]() |
Thermo
Laws ![]() |
Work
to Learn ![]() |
氣象歷史 ![]() ![]() |
海洋潮汐力
![]() |
|
Top | ||
科學實驗 | ||
[研究室實驗] | ||
|
||
|
||
[數值實驗] | ||
|
||
b
gyre ![]() |
能量頻散1 ![]() |
能量頻散2 ![]() |
颮線 ![]() |
Kelvin wave ![]() |
波動 ![]() |
三極渦旋 ![]() |
正壓不穩定1 ![]() |
正壓不穩定2 ![]() |
正壓不穩定3 ![]() |
正壓不穩定4 ![]() |
|
|
||
|
颱風數值實驗 | ||||
[雙渦旋實驗] | ||||
互繞 ![]() |
合併 ![]() |
三極渦旋 ![]() |
雙眼牆結構 ![]() |
拉伸 ![]() |
[亂流渦度實驗] | ||||
雙眼牆結構 ![]() |
||||
Top | ||||
GFDL
HIRAM FORCAST MODEL![]() |
||||
Top | ||||
|
||||
科學圖片 | ||||
[科學海報] | ||||
若欲觀看A4大小原圖請直接點選圖示(以Adobe
Acrobat PDF檔案呈現)![]() 或按右鍵另存檔案 |
||||
圖片說明: | ||||
(a)颱風渦旋之對流與環流結構三度空間示意圖 | ||||
(b)莊子天下篇所描述的地球科學,圖中風神與雷神為日本俵屋宗達所繪 | ||||
(c)計算數學:以疊代牛頓法求解x3=1,方向代表初始值收斂至三個不同的根; | ||||
圖為『吸子盆地』(attraction basin),圖呈現複雜之收斂結構,但不同尺度有相似性 | ||||
(d)統計力學應可用於兩度空間亂流 | ||||
[其它] | ||||
請直接點選或按右鍵另存檔案 | ||||
圖片說明: | ||||
(a) Spiral Band in Hurricane and Galaxy; | ||||
二者皆有螺旋帶狀結構理,有物理共通性,但形成原因亦有相異性 | ||||
(b) 達文西的水流觀察,多重時間、空間尺度的現象,左上為達文西筆記之英譯 | ||||
(c) 颱風源起粗考 | ||||
(d) 方程式愛好者的質疑 | ||||
(e) 渦度歷史的重要里程碑 | ||||
(f) 位渦方程式的導取 | ||||
(g) Ertel位渦方程式的導取 | ||||
(h) 二度空間亂流的攪拌與混合(Two Dimensional Turbulent Dynamics : Stirring and Mixing) | ||||
(i) 李賀 -- 羅浮山父與葛篇。『颱風』二字首見於漢文,雖然其意義不一定和今日相同 | ||||
(a) |
![]() |
![]() |
(b) | |
(c) | ![]() |
![]() |
(d) | |
(e) | ![]() |
![]() |
(f) | |
(g) | ![]() |
![]() |
(h) | |
(i) | ![]() |
|||